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尹立雪团队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近日,省委、省政府举行2020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我省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院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尹立雪团队“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精准防治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荣获202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该项目历经10余年,致力于中国人群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风险发病机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患情和医情的抗凝治疗策略和监测体系。研究取得了4项创新成果:一是发现中国冠心病经皮冠状血管介入(PCI)术后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激活障碍导致的内皮细胞修复延迟是形成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主要原因。二是发现中国房颤病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六大风险因子中,高血压对脑卒中的贡献最大;在预防脑卒中的抗凝药中,与达比加群相比较,华法林不仅有较高颅内出血和胃肠道出血风险,而且骨质疏松性骨折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也较高;并提出了符合中国卒中高危人群的监测治疗窗内时间(TTR)和抗凝药物转换方案。攻克了抗凝药物适应证选择难、风险和获益难以平衡、不同抗凝药物间转换不清楚等难题。三是组织并完成全国多中心超声研究,建立了中国人群心血管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正常参考值,研究结果被纳入《中国成年人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指南》制定,解决了种族带来的诊断误差,为中国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患者提供精准心血管结构功能评价,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四是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无创、功能全面、便携式智能化支持网络数据传输的《医用手持移动浅表超声》和实施远程实时会诊的《心脏长程多功能检测仪》等产品并成功推向市场,产值达3000万元,解决了目前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社区筛查和危重患者必须床旁诊断和监测难题,研发产品达到同行业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等15项目资助。主要研究结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40篇,被SCI收录101篇,总引用频次为2064次,总计影响因子1010分,单篇论文年度影响因子最高为51.273分,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9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余名。主办推广学术会议17次和培训班8次,赴基层医院技术指导30余次。研发的智能化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监测产品,应用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附属大型医院和基层30余家医院,救治患者10000余例,人均节约医疗费用0.1万元,降低了疾病严重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诊疗水平,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