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省医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人文省医医护手记详细

ECMO“小强战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发布时间:2017-06-16 15:46本文来源: 外科ICU 王兰

  在生命危机出现的“最初一公里”,常常可见到急诊人出诊现场施行紧急救护的忙碌身影。有一个群体,也奔走在这条“泥泞”路上,为抢救垂危患者架起生命支持的桥梁。它,就是本期的医护手记主人公——四川省人民医院外科ICU(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ECMO“小强战队”。


  6月7日晚11点过的成都,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正准备入睡的我,被微信圈“滴-滴-滴”一阵紧似一阵的提示音唤醒。是科里的ECMO“小强战队”群交流信息不断刷屏,不一会儿已经闪出了几十条。习惯性急急点开来看,准备出征的队员们已经出发在电梯里了。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声声不止,望着风雨中摇曳狂舞的树木,我的眼眶顿时湿润了,鼻子也酸酸的,心里惟愿:我的战友们平安,远方的患者你要挺住……


  这已经是今年我们科ECMO治疗小分队第13次外出会诊和实施城际转运了,几乎每次出诊都是在夜晚。或许,我们生来便是驱赶黑色魔鬼的天使,总是在夜半时分、患者生命极度脆弱之时,给他们以生命支持的力量。这次需要安置ECMO的,是位于四川省南充市的一名多发伤伴重度ARDS患者。

  “小强战队”在接到科室黄晓波主任的指令后,按照科里已经形成的ECMO标准化出诊流程,在半小时内迅速集结到了科室,准备好了全套设备及物资。主治医生黎嘉嘉,是“小强战队”人心中的“哆啦A梦”和“定心丸”,几乎每次出征他都会去,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间,不管出发前是否已经值过夜班该回家休息,都挡不住他前行的脚步,挡不住他作为队里的主心骨、想要安全护航患者的心。卢森医生,当天刚从外地接转回一例危重病患,还没有来得及回家,便直接报名参加了本次出诊,省却了另一个队员大半夜风雨赶来的劳顿。韩雪护士,在接到队伍出征电话时,正在家里诓哄1岁多的女儿入睡。时间便是生命。23:00,小强战队向南充进发。韩雪发出了这样一条微信:“亲们,出发了,紧张又激动的学习机会,加油!”。


  雨越下越大,救护车在高速路上狂奔。守候在家的我们,都为队员们捏了一把汗。在得到他们安全到达的消息时,已经是凌晨1点。克服身体的疲倦,队员们迅速投入了救治。仅仅用了半小时时间,ECMO安置成功并运转正常,但这仅仅是这场生命接力战役的开始。要将患者从病房转运到救护车上,需要对患者、设备、车辆、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包括:患者及ECMO设备推进电梯的路线、摆放的位置,都需事前规划好,以防转运途中碰撞、跌落,造成ECMO管路挤压、牵拉和脱落。患者病情危重,200多公里的单边路程,加上暴雨天气,救护车上的空间、抢救药物和器材有限,给转运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一路上队员们不敢有一丝懈怠。


  经过13小时的异地紧急救治和风雨兼程转运,“小强战队”在6月8号上午11点过安全回到了我们的家——外科ICU,这场生命支持大接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风停了,雨驻了,阳光从窗帘的缝隙中透射进来,照在了远道转来的患者和ECMO机器上。一切是那么的平安、祥和,这或许就是我们ICU人所追求的专业上的“岁月静好”吧。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拆散因价值观和信念高度认同而粘合在一起的团队。这样的团队,可以抵挡各种困难,可以攀上险峻的山峰,也可以在泥泞中相扶前行。而我们的“小强战队”,每一次出征,每一次返程,我们总是那么默契,也由此自豪。


  我是外科ICU的一名专科护士,在这个有爱、有挑战的团队里,已经工作15年了,至今未曾想过离开。曾经有很多人无数次地问过我,你有两个孩子,又做了手术,不要逞强了,学会放下,过另外一种平实一些的生活吧。可我想,作为资深ICU人,每每目睹危重患者的痛苦和期待,总想给到他们多一些的治疗机会、多一份的身心舒适;每每想起在ICU这个大家庭,为了共同的理想——给危重患者“最初一公里”的紧急救护,也在拯救生命到使尽洪荒之力时,给到他们“最后一公里”的尊重与关怀,而惺惺相惜、相互扶行。

  如今,多年的融合,我们早已像家人一般,不忍分离。岁月更替,多少人和事从生命里匆匆路过,有些必将成为我们记忆里挥之不去的风景。咱们的家——外科ICU,以及这个随时奔走在出征路上的ECMO “小强战队”,定是同事们眼中一道永不消失的靓丽风景,也是我们一世的美好情缘。因为,不论何时,我们都是——战友!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ECMO“小强战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网站纠错